混音必须做好的第一步?什么是Gain Staging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dom sigalas做电平管理的专业手法cubase 混音必须做好的第一步?什么是Gain Staging?

混音必须做好的第一步?什么是Gain Staging?

2023-07-17 20:0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最早的时候,我看到的教程都会说,在模拟调音台上,在不爆音的情况下把Gain尽可能推到最大就好了,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最好的信噪比。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,在模拟时代,信噪比确实是对录音混音来说关键的要素。但是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得多:

在最早期的时候,如果使用的是纯模拟的混音流程,就是不把声音转换成数字信号录进硬盘/光盘里,那么是没有数字世界的“爆音”这么一说的。模拟设备能承受的信号的上限是很不一样的,它不会像数字设备那样把超出的电平直接一刀削平。人们并不会为了信噪比而把Gain无限开大,其中的原因是更复杂的。

现在模拟那些模拟设备的插件通常都可以关闭底噪,再加上录音普遍都是24bit甚至32bit,信噪比已经不再具有什么实际意义。我们再调整这个Gain又还有什么意义呢?

这三张图分别是输入信号为-20dB、0dB、20dB的200Hz正弦波时的频谱图。为了方便对比,我手动补偿了最终输出的增益。看整体的形状都能发现,通道条不但会产生大量的谐波,而且,输入的正弦波大小不一样时,产生的谐波会非常不同。

亲自实验一下就会发现,输入信号很小的时候,只是带有一点点饱和的效果,随着输入电平越来越大,饱和失真也越来越明显,产生的谐波越来越丰富,最后甚至听到了一些削波的声音。

模拟设备这种随着输入信号变化的失真特性,才是真正关键的地方。

02 到底什么是Gain Staging?

如果你学的是比较传统的混音,一个合格的老师一定会告诉你,在开始混音前,一定要对每条轨道做电平管理(Gain Staging)。不过具体操作有些不同,有人可能会说把音频的峰值电平调整-10dB左右,有人可能会说把音频的平均响度调整到-18dBFS左右,诸如此类。

但大家一定都会说,调整的不是轨道上的推子,而是音频文件的音量,或者在第一格插入一个音量Trim的插件。一定要在声音进入所有的插件之前把音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。

这与音量平衡(Level Matching)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。在做Gain Staging时,我们不动推子,唯一要考虑的是单条轨道上音频文件的响度电平,而音量平衡则是使用推子,在轨道的最后一步调整轨道发送到总线去的电平,让每个轨道的响度比例听起来合适。

也许你曾经学到过很多“做Gain Staging的好处”,比如,在网上似乎每个人都会讲,提前把每个轨道的电平拉下来,可以防止总线爆音,否则所有轨道加起来很容易超过数字信号中的0dB,导致你还是要把所有轨道的推子一起拉下来。把所有轨道的推子拉下来,操作又会不精确,因为推子的刻度在0附近是最精确的,越往下就越难精细控制。

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。但是在我看来,这个说法完全没有抓住重点。否则,为什么当下许多电子音乐制作人,或者一些金属等风格的混音师,在混音时几乎是每条轨都顶着0dB混,甚至分轨上超过0dB,显示爆音了都完全不在乎呢?

答案就是,看完上一节中模拟插件的失真特性,你就应该明白了,Gain Staging不仅仅是跟混音是否便利有关,而且更重要的是,它还和最终得到的声音有关。

输入的电平越大,模拟设备产生的饱和失真程度就越大。这不管是在真正的模拟硬件上,还是在电脑插件上,都是如此。

这才是从模拟时代一直到现在纯软件混音都要做Gain Staging的真正原因。倘若输入的电平太小(Gain太小),得到的饱和失真不足,混音就可能听上去太干净、不够饱满、模拟的质感不足;而如果输入的电平太大(Gain太大),得到的饱和失真过量甚至已经削波了,混音就有可能听上去......太糊、太失真了。‍

而这一切都是在模拟设备内部偷偷发生的,并没有一个Drive之类的钮或者什么仪表告诉你到底产生了多少的失真,一切都只能靠耳朵和实验,把输入电平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。

03 但是一切规则不必恪守?

明白了Gain Staging的原理,你也会明白,一切都是以声音为出发点。要不要做Gain Staging,或者它到底要做到多少数值,是因人而异的。

假设有些轨道,我们就是想对它做非常重的处理,就是想得到它在模拟插件里染色非常重的感觉,那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把它的Gain推高。过去使用模拟调音台的录音师也是这样做的。

比如我们混音流程中使用的插件染色都可以自由控制(比如都有Drive钮),不会遇到输入电平过大而失真过大的情况,那么不做Gain Staging也没什么问题。实在遇到个别一处,就单独在那个插件前后分别挂个Trim插件也能解决问题。

况且现在的DAW几乎都采用64位浮点运算了,动态范围已经大得离谱了,轨道上爆音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。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“Top-Down Mixing”的思路,特别是在响度较大的风格中,混音师为了更准确地判断“做了母带”之后的效果,先在Master上挂压缩和限制器把响度提到想要的值,自上而下做混音。这种情况下,人们可能也不习惯把每条轨道的Gain拉得那么低了。

因此具体应该怎么操作,就需要向自己喜欢的混音师学习,并且独立思考了。

-END-

作者往期文章(向上滑动阅览)

音乐认知| 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 | 响度战争 | 模拟压缩 | 监听设备 | 失真

音乐理论| 音高和音色 | 音簇 | 和声是什么 |

乐器及演奏| 电吉他电路构造 | 贝斯打品 | 吉他琴弦 | 实录的烦恼(一) | 实录的烦恼(二)

现代音乐|相位和界外立体声(一) | 相位和界外立体声(二) | 相位和界外立体声(三) | 数字EQ的“痉挛”(Cramping)

作者投稿/课程咨询/加入社群/

音乐类招聘发布等...

请联系弦姐👇

20天带你走进电音的世界👇

适合音乐制作新手的暑期15天超强特训👇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